广西建院5月25日讯(招生就业处 文林柱 覃春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担当作为,千方百计攻坚克难,坚持从系统谋划、措施机制、岗位需求、服务指导、生涯教育等五个方面入手,以务实举措解决实际问题,全力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调研谋划有深度
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校领导班子带队走访广西现代物流集团、广西旅游发展集团、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等150余家需求量大的区内龙头企业,深度了解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主动布局新兴学科专业,扩大急需紧缺专业布点,及时调整或更新升级已经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新设无人机、现代物流等新兴专业,更好地促进人才供需适配。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着力完善产科教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与校属企业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和广西城建咨询设计有限公司产教深度融合,将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用人单位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改革,培养更多实用型、复合型和紧缺型人才。校企协同共建“移动课堂”。将实习实训课程建立在企业一线,让毕业生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前沿、感知工匠精神真谛,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学校领导带队访企拓岗
多措并举有力度
高位推动就业工作。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落实“一把手”工程,将就业创业工作列入校院两级重要议事日程,构建“学校领导统揽全局,招生就业处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各教学二级学院逐层落实”的层层推动、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就业工作格局。健全就业通报机制。实行就业工作周报制,压实相关部门就业工作责任,并印发就业工作信息简报,及时呈报校领导班子。加大就业目标奖励力度。在学校就业经费的基础上,制定就业奖励方案,对完成年度就业目标的二级学院进行奖励,激发了广大教职员工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积极性。
搭建平台有广度
持续深入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从校领导班子向院系一级延伸,加强与相关地市和县级(市、区)、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等建立常态化就业合作,打造“1+N+N”联动模式(即1个学院与N行业协会、N个产业园区、N个企业)。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大力实施“万企进校园计划”,主动联合政府、企业和园区举办区域性、行业性专场招聘活动;二级学院依托行业、校友、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单位等多方资源,每周开展小而精、专而优的专场招聘活动。搭建“职达校园”就业服务站。打破政府、企业、高校“数据孤岛”,破解“属地管理”困局,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传统就业信息发布渠道,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协调,为毕业生提供“一站式”求职服务。深挖校友资源。以广西14个地级市校友之家为抓手,积极开展深度合作,积极借助校友资源,打造“助力就业共同体”,全力挖掘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学校双选会现场
就业服务有温度
大力实施“宏志助航计划”。围绕培训赋能、教育强志、就业促进、创业扶持等方面,对困难毕业生实施就业帮扶“1333”机制,即实行“一人一档”“一生一策”台账式管理,面向每位困难毕业生至少开展3次谈心谈话、推荐3个有效岗位、组织参与3次招聘活动等帮扶工作,抓实就业困难帮扶工作。推行“点对点”就业帮扶机制。学校相关行政部门中层干部与二级学院联动,做好政策解读、岗位精准推送和心理辅导,及时给学生“出点子”“拿主意”,助力困难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我校历年精准帮扶困难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均高于本校总体水平。鼓励投身军营“大熔炉”。我校充分发挥 “一站式”征兵工作站作用,畅通入伍绿色通道,配合做好应征入伍报名、体检、政考等工作。近年来,我校大学生参军入伍人数屡创新高,高质量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
举办教育部“宏志助航计划”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项目培训班
就业教育有准度
构建就业育人“大思政”格局。将就业教育、就业引导全面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现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与就业指导的实际导向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成才观、职业观和就业观。打造“十大匠星”就业育人品牌。完善“校—院—班”三级生涯教育联动机制,7个院级生涯工作室结合功能定位和专业特色,围绕“十大匠星”开展生涯启蒙、“洞见生涯”大学生职业体验、生涯团辅、校友成长故事会等系列就业育人活动。深化课程改革。按照金课标准推进第一课堂《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创业基础》教学改革,同时,打造了一支“校内+校外”专业化就业指导师队伍,协同专业教师、校友和行业先锋编写大专业群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手册。以赛代训、以赛赋能。依托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等创新创业赛事,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毕业生未来自主创业做好能力储备。创新数字化就业服务模式。我校已建成职业生涯咨询室、AI简历制作与诊断一体化实验室、AI模拟面试室,通过人工智能(AI)大模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毕业生求职者进行精准画像和需求分析,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建议,着力提升学生求职竞争力。
学校AI模拟面试间
学校就业创业工作成果丰硕。近5年,学校先后获评教育部“宏志助航计划”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自治区第二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自治区首批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连续2年荣获留桂就业工作贡献突出单位称号,连续19年荣获全区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称号,入选“金平果排行榜”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100强”。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累计获国金4项、国银1项、国铜11项,自治区金奖35项、银奖60项、铜奖34项,学校多次获“优秀组织奖”;在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获得教学赛道国家级奖项1项、区级奖项2项,学生赛道获得区级奖项1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