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青年学子深入乡村一线,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育美乡情”乡村振兴实践团于7月12-18日前往柳州市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乡村“美育+”社会实践活动?!懊烙?调研”:了解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以及融水苗族自治县调研期间,“育美乡情”实践团到三江侗族博物馆、侗族木构建筑博物馆、三江侗画博物馆、融水苗族博物馆等参观学习,实地走访了300户侗族、苗族居民,并发放问卷470份,...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数智乡建·文脉振兴”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深入梧州市苍梧县,开展古村落?;び敕⒄故导疃?,旨在运用数字化手段与匠心传承,为古村落注入振兴新活力。 团队出发前合影多维调研:深挖村情民意,共谋古村新篇为精准把握苍梧发展现状与古村落?;な登?,实践团深入大坡镇料神村和桥头镇培中村,创新采用“三维调研法”展开深度考察。一是政策座谈。与村“两委”开展政策解读座谈会,系统梳理古建筑?;ふ呗涫低吹阌牖阒卫砟训?。...
为深化非遗文化传承实践,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鼓脉相承”壮族会鼓非遗传承实践团12名师生于7月17日至21日赴马山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以国家级非遗壮族会鼓为载体,创新“研、制、练、演”全链条实践模式,探索非遗活态传承新路径。数据筑基,科学调研锚定传承方向实践团抵达后即召开专题会议,围绕壮族会鼓的历史渊源、技艺传承、当代发展等课题深入研讨,制定“调研-学习-实践-传播”四阶工作方案。...
7月12日至18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遗脉相承·边疆共兴”实践团深入中越边境靖西市,创新构建“文化铸魂-非遗解码-民族团结-智慧赋能-技能报国”五维融合实践模式,圆满完成了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为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遗脉相承·边疆共兴”实践团在龙邦口岸合影文化铸魂:边疆热土淬炼青春信仰实践团首站走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集体——护龙村,深入采访护边员,面对面聆听惊心动魄的戍边故事,...
7月12日至18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绘美乡村·艺耘桂壤”实践团师生13人赴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镇万茂村,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充分发挥建筑类专业优势,通过“墙绘+党建+科普+美育”四维实践模式,为这个500户瑶族聚居村注入绿色发展新动能。实践团出发前合影绿色墙绘:绘就生态振兴新画卷在万茂村村委会,一排超过16米的白墙在阳光下有些晃眼。实践团此行的主要任务,就是帮村委会将这片白墙变成巨幅的绿色发展主题墙绘,...
7月23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八桂石榴籽,青春边疆行”实践团在优秀校友、武德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苏尚竹的带领下,赴龙州县武德乡开展“红色教育+戍边体验”特色实践活动。校友引路:基层课堂话成长。在苏尚竹校友的精心组织下,实践团与乡党委班子成员开展深入座谈。优秀校友苏尚竹以“我的三个转变”为主线,深情讲述了自己从建院学子到乡镇主官的成长历程,并结合多年边疆工作经验,深入浅出地解读边疆发展政策。在党委副书记禤宇带领下,...